经过昨天一整天的长途跋涉,还以为自己晚上肯定会睡死了。但对于完全自由行来说,一旦没有可依赖的领队的时候,我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,第二天0430动L的弹起来,迅速梳洗收拾好,0500出门,脑子里只有“花竹”二字。
本想着昨晚托旅店的人帮忙找个师傅谈好价格,可是相熟的师傅都放假回家了。时间还很早,整个镇都还没睡醒,天太黑了,方向难辨。一会有几辆小车远远驶过,我断定他们都是往花竹去的,所以也抓住了方向感。走到公路上,看见一辆早起的三轮摩托车,幸好对方没有开天杀价,十五元三个人到花竹。后来才知道原因。。。。。。
师傅把引擎关掉,然后脚用力蹬几下,然后开机,在最后一次蹬脚时右手大力扭动方向盘企图发动成功,当然这个企图肯定是成功的,车子又在一阵非常狂躁的引擎声下缓缓地行驶起来。师傅的娴熟动作是因为,这一路上不止多少次重复了。一辆又一辆的小车在旁边掠过,就连摩托都比我们快。我们几个对视苦笑,但求师傅别半途而废就好。
山顶的一小段路,还是得自己爬上去的,琉璃的手电帮忙打着点光。山顶上早已被几十人占了有利位置。因为四周很昏暗,风又大又冷,每个人都寡言少语的。风呼呼地从海面上吹上来,那个冷啊!!!!!!!!我为了减轻行李体重,连一条长裤都没带,只好一直剁地小跑,故作镇定。幸好一切的付出还是值得的,完整地看到太阳从山坳中升起,心情还是挺美好的(中间收到一位器材控的蔑视与无理要求,我就当你是一直虫蚁吧!)
因为没买到回程火车票,日出完结后只好冲冲忙忙感到汽车站买了到福州的班车,并开始了始料不及的福州之旅。
。。。。。。省略了两小时的无聊车程。。。。。。
在福州会合排骨,吃了盼望已久的线面,不过小吃店的线面做工麻麻,起码与我在blog中见到的有些出入,是分量少呢?还是用料不足呢?总觉得线面作为福建的一种面食精粹,形象应该更丰满些。
至于福州西湖,我个人觉得有点像荔湾湖,国庆期间张灯结彩,里面还举行了一个盆栽展览,加上开化寺的香火鼎盛,这里的游人络绎不绝,可见她也已陆续开展了二期工程,拓展到对岸的图书馆位置。
既然无独有偶,成就这次意外的福州之行,《旅游天地》中曾刊登过的仓山老洋房画幅,一幕幕在我脑子里打转。岂可不以偿心愿呢,那种对老洋房的心感欣喜的情愫,我还是没法用语言形容。以下摘自《仓山老洋房探寻之旅》中的一段:坐车到“师大”站,往三县洲大桥方向行走250米左右,有一条小路通向师大“校部”,那就是当年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。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是美以美会在福州创办的一所教会女子大学,为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。中间为“彭氏楼”(今“胜利楼”),东面为“谷莲楼”(今“和平楼”),西面为“立雪楼”(今“民主楼”);大楼前后的花园有爬满常春藤的石柱花架、躺着睡莲的喷水池、矗立石狮的飞檐翘角、保存完好的玻璃和木百叶双重窗等。百年老校孕育的都是人杰,要不是碰上一个严格的地理老师后代退休教授,我们净是在新址转半天都只成一个傻呆了。
我喜滋滋地绕着学院旧址的各栋大楼转了一圈,然后再预定的时间回到汽车北站,又穿越一个城市了,踏上厦门之路。
评论